自从小米SU7上市,保时捷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不是保时捷买不起,而是小米SU7更具性价比。”
“谁能拒绝自己的老婆长得像刘亦菲呢?”
“年轻人买保时捷就可以了,没必要虚荣硬上小米SU7。”
……
虽然大家是开玩笑,但是小米SU7是真的火,连保时捷直播间都充斥着“21.59万元,上链接”的声音。
显然,在电动化、智能化、价格战的冲击下,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发生巨变,曾经高不可攀的豪车,其技术壁垒正在被造车新势力逐个击破,揭开了所谓豪车的伪面纱。这不仅影响着各个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而且也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汽车行业关注的话题。
面对价格战纷争,保时捷CEO澳博穆明确表示:中国房地产出现了问题,经济大趋势面对挑战,很多品牌在中国打价格战,保时捷秉承质大于量,绝对不会降价、打折。
另外,他还表示将根据中国市场的情况调整保时捷车型的供给,尽量保证“供给略少于需求”。意思就是在保价还是保量的选择上,保时捷希望通过减少供给来保价,简单来说就是“饥饿营销”。
数据显示,保时捷2023年全球销量达32.02万辆,同比增长3%。但在中国市场却遭遇惨痛的滑铁卢,销量下滑15%,仅7.93万辆,中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让富人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保时捷正在被中国富人放弃。正因如此,才引发了外界对保时捷将要“降价换量”的猜测,这才有了奥博穆“保时捷坚决不降价”的表态。
不过,就算保时捷方面坚决不降价,但是终端经销商却未必熬得住,毕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保时捷旗下的各款车型也都陆续出现了降价情况。比如保时捷718目前不便都有10万左右的优惠,即将换代的Taycan目前也有着20万元左右的优惠;911、Macan、卡宴等也都有着数万元不等的优惠。但即便如此,降价对保时捷的销量提振似乎作用不大。
所以,所谓的坚持不降价恐怕只是保时捷方面的一厢情愿,毕竟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经销商手中,卖不出去的话迟早会关门大吉。
除了保时捷外,还有宝马CEO齐普策表示宝马坚持不造冰箱彩电大沙发,并坚持不造面包车和MPV,同时还批评了目前市场中一些车辆过分追求大屏娱乐系统,认为这些所谓的舒适装备不仅没有实质性用途,反而可能会威胁到驾驶安全。
可以看出,生性严谨而又固执的德国人,在对汽车的理解上还是保持着他们一贯的态度。其实,不光是宝马,许多传统车企在跟风新能源后,都开始反思自己的策略,触控大屏正在回归到实体按键,电动化转型也逐渐放缓,车企重拾燃油和混动路线。
写在最后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些大佬的观点和言论,放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下,就是打不过还嘴硬,但仔细想想,他们的观点并非没有道理,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竞争正在缓和,不少新能源汽车放弃了一味追求科技智能,为了便捷实用延续了实体按键等传统设计,在竞争中,双方都将取得一个比较舒适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