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行业一直在讨论传统燃油车如何延缓寿命,如何伴随电子化发展,不断升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指出,实际上,燃油车依然存在盈利空间,需要深入探索,有效利用节能技术,促进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同步发展。
重视两大结构性减排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晓提出,氢内燃机作为零碳发动机,将助力传统动力升级,焕发出新的生机。他指出,相比传统内燃机,氢内燃机的优势很明显,首先成本低,仅比传统燃油发动机高15%;其次,不需要预热可实现冷启动,有很好的稳定性;另外液氢的储存系统基本与燃油油箱一样,几乎无需重新开发。最重要的是,从单位质量发电量来看,每公斤氢气发电量是汽油的3.86倍。虽然氢内燃机也存在易早燃、爆震回火、进气系统匹配难度大等问题,但都可以通过增压和直喷来解决。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研究员纪亮指出,过去十几年,在各行各业共同努力下,整体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但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如今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减排形势依旧严峻。她认为未来的减排路径要依靠结构性减排,一是改变能源结构,另一个是车型结构整体清洁化。对比中外对车辆排放标准的限制以及法规,各国都对零排放车的开发和应用投入了更多资源。欧洲重点是控制温室气体零排放,美国兼顾污染物超低排放与温室气体减排两条路线。
我国制定标准的思路与国际相似,第一,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控制;第二,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的协同减排;第三,强化实际道路排放的减少;第四,基于远程OBD等加强数字化在环境监管中的应用;第五,非常规污染物的控制;第六,加强颗粒物控制,既包括尾气也包括非尾气。
电动化过快或带来潜在风险
“汽车产业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工业支柱作用突出,汽车税收、消费规模等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产业转型方面,新能源车产业链体系快速完善,行业企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节能减排方面,新能源汽车单车碳排放低,降碳效果显著。国际化发展方面,汽车出口规模及投资引进能力提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海峰表示,如今,传统动力与新能源动力的更替明显加快,但要警醒“新旧动能转换”的节奏。
方海峰提出当前行业转型发展中面临的四大挑战:增收不增利、无序“内卷”、油电同权、欧美放缓电动化进程。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下降,行业“内卷”挤压企业利润;从税收维度来看,市场结构快速变化,或带来税源流失风险,行业呼吁油电平权,也是为了维护税收的稳定与平衡;从产业维度看,传统产业链转型慢压力大、矿产资源供给存在风险;从国际维度来看,国际化体系建设仍不完善,新能源汽车出海存在阻碍。欧美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节奏,新型贸易壁垒正在形成。
“汽车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潜在风险开始显现,需系统研判转型问题,对发展节奏、力度、方向等进行再摸底、再思考、再评估。”方海峰强调。在新能源动能转换不同阶段,需要结合新形势、新格局,研究完善政策体系的主要原则和重点任务。本报记者 张雅慧《中国汽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