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疫情的企稳和供应链的恢复,很多车企的产量和销量也有所恢复,部分品牌甚至创出新高在此背景下,二线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也获得了7月份新势力亚军
日前,零跑汽车公布了7月销量数据显示,7月份,零跑汽车数量达到12044辆,而5月份零跑汽车数量达到10069辆,6月份达到11259辆零跑汽车在谈到近期的销售表现时颇为自信,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今年7月同比增长超过177%,连续三个月创新高,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地位稳固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零跑汽车累计交付量已达64038辆零壹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朱表示:月销量1万台可能正好结束淘汰赛,相当于拿到了一张船票新能源汽车的初赛应该会持续到新能源汽车完全取代燃油汽车的那一天都是新能源车的时候才进入决赛,跟智能手机取代传统手机是一个道理
离韦小立的知名度还有多远。
从市场情况来看,虽然零跑的销量持续上升,但与韦小立相比,零跑的知名度仍然不高而消费者对零跑的认知基本上只是初级阶段,即使是不同时期认识零跑的消费者,认知也有很大差异
零跑汽车通过电动轿跑S01切入汽车市场,2019年上市,补贴后售价1.199—1.509亿元在这个价位,如果零跑当初选择做欧拉好猫,比亚迪海豚这样的车型,可能会收获不少销量可惜S01选择了coupe作为起点,主打个性风格是其亮点所以S01没有得到好的销售成绩数据显示,今年7月,零跑S01的销量仅为5,1—7月累计销量仅为21
首款车型的失败并没有打消零跑进军车市的念头,而是掉头改变策略,走性价比路线2022年5月,零跑推出第二款产品,定位为微型车T03当时这款车的价格是5.98—7.58万元该模式一经推出,便得到了赢得市场的每一个人的认可
经过几个月的发酵,零跑T03的销售潜力逐渐释放2021年零跑汽车累计销量为43121辆,其中零跑T03销量为38463辆,占比近90%到今年上半年,零跑T03依然是销售主力,累计销量33058辆,占零跑总销量的63.64%日前,零跑也对T03进行了价格调整,全系车型涨价0.56 —0.66万元调整后的指导价于8月1日零时起生效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零跑T03第二次调整售价此次调整后,T03的补贴售价已经达到7.95万—9.65万元
零跑T03成功后,零跑顺势推出了定位中型SUV的零跑C11作为一款中型纯电动SUV,零跑C11 18—23万的价格并不算高它配备了五连杆后悬架,无边框车门和L2级辅助驾驶,也给人一种物超所值的感觉在各项规格都超越同级车型的情况下,零跑C11也收获了喜人的销量到2022年7月,零跑C11月销量为4848辆,2022年累计销量为18915辆
汽车分析师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几个月来,零跑销量猛增,与其性价比的定位有关仔细研究Zero Run的每一款车型,就会发现Zero Run是在利用智能和性价比打一场差异化的战争比如零跑T03,拥有L2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泊车系统,在同级别车型中并不多见
从这个角度来说,注重性价比的零跑汽车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客户群不过,在顾看来,零跑要想做到韦小立的知名度,还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力,向高端化努力
全球自研优势显现。
不断增长的销量让零跑的名字进入了造车新势力的前列,而说到零跑的产品力,就不得不让人想到全球自研这四个字零跑汽车从发展初期就坚持全球自研通过不懈的努力,全球自研逐渐成为零跑的代名词零跑汽车对《华夏时报》记者坦言:零跑汽车成立7年来,立志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自研,凭借产品力奠定了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的地位朱甚至直言,全球自主研究是未来的核心和成功的关键我们通过全球自主研发获得核心竞争优势
事实上,现在很多造车新势力都是采用全栈自研发展路线至于两者的区别,零跑科技副总裁吴存解释说:全栈自研是指整个产品只是软件自己做的,不包括硬件,所以软件无法发挥所有硬件的性能,软件控制硬件,这是基础
从这个角度来说,走全球自研的道路更全面一旦打开,整个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朱表示,零跑的全球自研可以实现规模优势,通过规模优势降低成本利润方面,零跑会像传统车企的毛利一样要求自己在10—15万元区间
精准的战略布局,消费者至上的诚意,也让零跑汽车上市今年3月,零跑向HKEx提交了上市申请CICC,花旗集团,摩根大通和建银国际是此次IPO的联席保荐人IPO文件显示,零跑汽车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智能电动汽车的研发,提高产能和品牌知名度
产品方面,除了今年第三季度即将交付的零跑C01,零跑计划每年推出1—3款新车,2025年底前推出8款全新车型,包括3款轿车,4款SUV车型和1款MPV车型根据此前零跑汽车2.0的布局,零跑将推出两款内部代号为A01和D01的汽车,分别定位于10万元至15万元和25万元至30万元之间
目前造车新势力的竞争已经到了下半场如何重塑产业格局,形成真正的造血力量,是造车新势力下半年将要面临的挑战就零跑汽车而言,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但是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还需要坚持各个领域的自研,打造差异化的产品竞争力,才能安全到达这场竞争的终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