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模型迈入落地阶段,各类应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除了百度、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大厂之外,Minimax、月之暗面、零一万物、百川智能等创业公司也都发布了面向C端用户的大模型应用。
5月30日,群雄混战的大模型应用市场又迎来一位重磅玩家——腾讯旗下首款大模型App“腾讯元宝”正式上线。
腾讯混元与C端用户的接触早已开始。而此次元宝App的上线,可以视为腾讯混元面向C端市场的一次阶段性成果展示,同时,这也是腾讯在大模型时代的一次产品力大考。
打通腾讯生态
相比此前测试阶段的混元小程序版本,元宝App的能力变得更加丰富。除了提供AI搜索、AI总结、AI写作等核心能力外,还提供了口语陪练、超能翻译官、创意绘画、AI头像等多个特色AI应用,并新增了创建个人智能体等玩法。
在智能体方面,元宝App支持用户根据个性化需求,创建个人专属的智能体,或者是让AI自动生成智能体相关信息,并复刻自己的音色。结合腾讯生态场景,元宝App还将于近期推出腾讯新闻哥、《庆余年》主题等特色智能体。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混元大模型负责人刘煜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背靠腾讯生态,肯定是元宝App的一个核心竞争力,接下来,元宝也会尝试去打通更多腾讯生态。
“比如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的一个功能是,用户在元宝App打开公众号文章可以直接进行关注。或者是元宝后续可以进行结构化输出时,能够直接打开腾讯文档,这些都是进一步串联腾讯内部核心产品体验通路的建设。”刘煜宏举例说。
大模型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
目前,尽管大模型应用已经很多,但是市场整体的用户体量依然很小。据市场预计,整个市场去重后的用户规模只有百万量级,这对于高达12亿的互联网用户而言,渗透率不足1%。
刘煜宏向记者表示,大模型应用渗透率不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整个大模型都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AI产品解决方案不成熟,产品能力距离真正应用落地存在一定的边界;二是用户认知仍在建立阶段,绝大多数用户对AI的需求都集中在搜索和效率上,用户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因如此,市面已经发布的这些产品,几乎都不愿意谈论竞争的问题。百川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小川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现在讨论大模型应用还谈不上早晚的问题,也谈不上竞争的问题,因为整个行业都还没有到成熟的状态。
对此,刘煜宏也持有相同观点。他表示,“现在大模型应用的渗透率这么低,根本不需要竞争,我们着力考虑的是用户到底需不需要这些东西”。
现阶段,大模型应用最重要的两个发展方向,就是能力提升和需求挖掘。
据记者了解,腾讯混元自去年9月发布至今,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参数规模从千亿升级至万亿,预训练语料从万亿升级至7万亿tokens,连模型架构也从Dense升级为多专家模型结构,这使得混元整体性能提升超50%。
当然,从各大榜单数据可以看出,头部大模型在性能上的差距并不明显,所以在面向C端用户时,比拼的核心还是用户需求的挖掘。
刘煜宏表示,在元宝上线之前,腾讯过去一年对大模型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现在混元在腾讯内部的调用量每天超过2亿次。
“我们打磨了这么久,从能力上来讲,我们对应用领域的适配度也会更强,很多产品遇不到的问题,我们都已经遇到并且解决了。而且通过这些业务生态,我们也积累了很多用户洞察,知道现在用户需要的是什么。”刘煜宏说。
产品力,是腾讯过去二十多年一直在强调的核心能力。基于这项能力,腾讯在每个时代都打造出了很多优秀产品,其中也不乏各种超级App,所以在大模型时代,腾讯也成为了备受瞩目的选手。如今,随着腾讯带着元宝App入场,大模型应用的竞争也将正式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