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公园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作用日益凸显。去年以来,上海等城市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让越来越多的公园实现24小时开放。2024年上海计划新增120座城乡公园,推进30座城市公园24小时开放,为市民在休息、运动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的建设与管理都应以人为本。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一些市民夜间对于公园的需求逐渐增加。公园24小时开放,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彰显了城市的包容与温度。
也要看到,“24小时公园”的开放并非简单地敞开大门,而是需要精心管理,兼顾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与市民的休闲需求。2023年12月,上海发布了《上海市城市公园实行24小时开放管理指引》。要把这一好事办好,实现既放得开又管得住,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在推动公园24小时开放过程中,需尊重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要对公园的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对于那些具备开放条件的公园应尽快开放,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空间;对于暂不具备开放条件的公园要分析原因,逐步完善相关设施和管理措施,待条件成熟后再行开放。同时,对于紧邻居民区、生态敏感区、野生动物栖息地等特殊区域的公园,要通过划定夜间开放区和非开放区的方式进行分区管理,在保障市民需求的同时,保护好周边的生态环境。
同时,需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强化公园安防设施,确保重要区域监控系统覆盖到位,保证夜间清晰可识别;加强与属地公安、城管、街镇等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遇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处置;落实公园管理机构主体责任,加强夜间安保和保洁力量,增加安保人员和装备,确保安全有序。此外,公园还应制定24小时开放公约,倡导市民文明游园,约束不文明行为。
在公园管理中,还要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注重引导市民参与。市民不仅是公园的使用者,也是公园的管理者。可通过市民监督、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让市民参与到公园管理中来。例如,组织市民志愿者参与夜间巡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既能增强市民的责任感和参与感,也能提高公园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今年1月,上海闵行区人大与闵行区政协就邀请市民以及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齐聚一堂,就闵行文化公园是否24小时开放开展了一场大讨论,问计于民、集思广益,取得最大公约数,让公园开放的举措真正惠及市民。
“24小时公园”的开放与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有关部门要以开放的心态和科学的管理,持续关注并不断改进,让公园既放得开,又管得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城市的亮丽风景线,为城市发展增添活力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