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益援助到一站式调解,司福社为新就业群体撑伞

2025-03-20 13:36:56  来源: 网络  阅读量:19594   会员投稿  
1

快递员骑着电瓶车穿梭于繁忙的街道,外卖员将餐食准时送达顾客手中,网约车司机载着乘客前往各个目的地……他们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居民生活带来便利,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逐渐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新居民”。如何让这一群体既能安心工作,又能融入城市生活?

从公益援助到专业调解

小福调解中心的成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从公益援助到专业调解的进阶过程。早在2023年10月,司福社团队便以公益初心为网约车司机提供免费法律援助,解决其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难题。

司福社创始团队深耕汽车行业多年,对网约车租赁市场乱象有着深刻洞察。成立之初,团队以“让司机过得好一点”为使命,引入专业力量,为司机提供停运损失维权服务。

随着服务深入,需求日益复杂——押金纠纷、保险理赔难、购车陷阱等问题接踵而至。司福社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的大门。2024年,团队共处理调解案件641件,成功调解127件,为网约车司机、外卖员、货运司机等群体挽回经济损失20.7万元。

为扩大服务覆盖面,2024年10月,西湖区司法局、文新街道与司福社联合成立文新街道新就业形态人民调解委员会;2025年1月,进一步整合资源成立小福调解中心,引入调解员、律师、专家学者等力量,形成多元化解合力,系统性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从公益援助到一站式调解,司福社为新就业群体撑伞

当好“娘家人” 化解急难愁盼

“多亏了小福调解中心,解决了我们共同的难题!”房东张大妈送来锦旗时感慨道。

调解中心成立不久,便迎来一起棘手案件。外卖员小李因收入骤降拖欠房租两个月,房东担忧其“跑路”,强行带其到调解中心。调解员陈师傅积极协调,为小李联系到社区保安岗位,助其通过兼职维持生计并分期补缴房租,最终化解双方矛盾。

网约车司机吴师傅的案例同样典型。其车辆被撞后停运4天,责任方拒绝赔偿损失。司福社调解员结合法律条文,告知吴师傅“经营性车辆停运损失应由侵权方承担”,并引导双方协商。经调解员反复沟通,责任方当日支付赔偿,纠纷快速解决。

此外,司福社还协助网约车司机李师傅摆脱金融合同陷阱、追回假保险理赔款等。“我们调解的案件中,既有停运费争议,也有帮助骑手转岗就业的案例。”调解中心负责人表示,“虽然忙碌,但能切实帮助大家,特别有意义。”

从公益援助到一站式调解,司福社为新就业群体撑伞

深化多元机制 打造“一站式”服务

未来,小福调解中心将深化多元解纷机制,打造“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通过引入仲裁员、劳动关系协调员等专业力量,形成“预防—调解—保障”全链条服务。同时,中心将借助AI技术提升合同审核、资料处理效率,为调解工作注入科技动能。

“中心成员既懂法律又善用新媒体,已成功调解当事人求助、法院委托、社区反馈等多类纠纷,社会效果显著。”文新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